当前位置:主页 > 时政 >

人民日报点赞青岛创新招商模式

来源:民网    作者:bwjz    发布时间:2017-04-27 13:09

日前,青岛市先后召开的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两会为这座城市确定了新时期的发展指向,“三湾三城”的城市发展大框架呼之欲出。青岛作为国家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与发展相配套,离不开对外开放的引擎——引资和引智。

青岛正由政策优惠型的传统招商模式,向环境优化型、资本运作型的现代产业招商创新模式提升,使得招商定位更加精准,引导着各类资金投向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也给出了这座城市的路线图。

资源集聚

体制机制创新,赋予了青岛这座城市不一样的活力。这样的创新依赖于城市的产业集群和资源优势,成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胶州湾的“中心湾区”、灵山湾的“西部湾区”、鳌山湾的“东部湾区”共同构成了“三湾三城”的海湾型城市新格局。

遵循城市发展的大框架,日前,位于“西部湾区”位置的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开展智能化工业园区试点示范。据悉,这是中国东部唯一的智能化工业园区试点示范,为青岛率先实现“中国制造2025”再添新动力。

同样位于这里的,还有不久前刚刚被列入山东省重点项目的海尔滚筒洗衣机项目,作为总投资80亿元的海尔工业4.0示范基地第二个开工建设项目,将与已竣工投产的海尔磁悬浮空调项目一道,诞生行业内具有颠覆性成果的产品,引领世界白色家电趋势。

在“西部湾区”的腹地西海岸新区,慧与全球大数据应用及产业示范基地项目、华大基因北方中心项目、海尔国际信息谷项目、青岛东方影都项目等都将分别孵化出集聚上千家大数据企业、影视企业、科技企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世界级“影视名城”、“智慧新城”和“未来之城”。

将目光转向“东部湾区”鳌山湾的蓝色硅谷。作为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平台,这里担当着青岛蓝色经济发展主阵地的角色。目前,已经落户了国家海洋研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等17家“国字号”科研机构和山大青岛校区等20所全国知名高校的科研院所,呈现出“海洋+”创新要素、“国字号”“中字头”科研项目、名牌院校、涉海涉蓝精英人才等优势要素快速聚集的发展态势……

依傍胶州湾的“中心湾区”,优化城市功能,使高端要素不断集聚。现代服务业成为中心城区转型升级的新引擎,作为国家唯一的以财富管理为特色的金融改革试验区,重点打造面向国际的财富管理中心,构建了多元的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和融资服务体系;打造国际化旅游目的地城市,正在加快培育邮轮游艇、休闲度假等旅游新业态,建设国际邮轮港城。

近年来,青岛不断打造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开拓了与世界500强的合作空间。据统计,仅2016年,青岛就先后与大众、西门子、庞巴迪、亚马逊、大陆、曼福集团、高盛等世界500强企业签约设立了29个外资项目,外资额13.6亿美元,位列山东省第一。

在青岛,先进的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利用世界500强外资比重大幅提高,带来了产业结构的日趋优化。在引资方式上,技术出资的比例越来越多,推动着技术成果加速产业化进程,同时,这些大项目落地所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也为本土企业的培育带来了发展的土壤。

随着并购、参股、股权出资等引资方式的多元化,青岛为世界500强提供了更多参与青岛传统企业重组和改造的机会,实现了双赢。

国际知名私募股权投资机构KKR战略投资海尔集团,实际利用外资5.18亿美元。阿里巴巴增资并购海尔旗下日日顺物流,实际利用外资2.5亿美元。青岛港集团、青岛银行成功实现香港上市,募集资金超过10亿美元。

“青岛的一大优势是有一批经营良好、发展稳健的优秀品牌企业,这是吸引境外资源‘投资青岛’的重要载体。”刚履任的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张江汀马不停蹄地走访了海尔、海信等一大批的本土企业,并在与企业的座谈会上表示。

目前,青岛已经在全国创新启动了境外工商中心的建设,在新加坡、美国、德国、日本、以色列分别设立了境外工商中心。与此同时,在全国首创了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机制,与63个城市和省州缔结经济合作伙伴城市关系,全面构筑招商合作网络。英联生物科技、中加联合医疗、丰树物流、ACC工业屋顶光伏项目等,都是通过这些创新的平台落户青岛或展开合作。

定位精准

近两个月,青岛市的近千家重点内外资企业,都迎来了市、区两级政府有关单位的上门走访服务。

抓信息、抓签约、抓注册、抓开工、抓投产……这样的上门服务,又是一次摸清底数的精准动作。顺应城市产业优势和发展定位的精准招商引资思路,就从“摸清家底”开始。

要提升招商引资水平,必须推动“专业招商”向“精准招商”提升,有的放矢,提高专业化水平”。这场为期两个月的“千企招商大走访”活动,主要围绕“两条主线”面向全球开展专业化、精准式招商引资。

一条主线是梳理境外世界500强及全球行业领军企业、央企百强、省属重点国企、民营企业500强等名单,根据青岛产业规划发展方向,提出涉及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船舶海工、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海洋科技等20个行业领域,形成涵盖881家企业的招商企业走访名单。

另一条主线是确定目前在谈、待建、在建的重点内外资引进项目606个,其中,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共215个、投资总额271.3亿美元,总投资3亿元以上内资项目共391个、投资总额8172亿元。

走访工作之后,青岛全面整合四个板块——市直部门和市工商联、各区市、各经济功能区、境外工商中心,形成精准招商的合力,进一步增强协同效应。

而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全盘摸底以后,现代产业招商创新模式的构建。

《国务院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对扩大开放积极利用外资给出了新的方向。贯彻落实精神,在当前国内外格局的新形势下,推动新一轮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青岛一刻也没有停止探索。

“要依据城市自身特点,设置符合发展的引资支持政策体系,经营性的基础设施建设要走出市场化融资新路子,撬动社会多元化投资。”新上任的青岛市市长孟凡利表示。他在新一届政府的第一次常务会议上主持启动了“千企招商大走访”活动。

据悉,凡是能合资合作解决的资金需求,鼓励社会资本投入,运用现代金融手段促进投资,多渠道解决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为“投资青岛”给出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环境优化型、资本运作型现代产业招商模式,成为这座城市的“源头活水”。

环境优化

环境是竞争力,更是生产力。

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做好服务和推进,成为了擦亮“投资青岛”招牌的具体动作。

怎样在新的环境和形式下,用更加符合当前发展的方式吸引世界“目光”?

为此,青岛从四个方面着手,着力打造一流的国际营商环境。优化完善商务发展服务环境、体制环境、法治环境、政策环境,这些都拥有了明确的细则。

近日,青岛市政府出台新形势下提升利用外资水平的实施意见,围绕着如何建立研究解决重点项目促进问题的议事制度,形成有青岛特色,创建国内领先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体系,支持各区市制定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以及如何定向支持对就业、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税收贡献大的项目进行了规划和设计。深化商务领域改革,除了整合各招商机构,形成合力外,为企业做好服务,也是重要的方面。青岛外商投资服务中心启动了四级联动的无缝隙全闭环的联通渠道,在全市各区市商务局、各工业园区、镇以及各外商投资企业内部,均设置了服务和专人,为企业发展提供保障。

即将建立的青岛市内外资企业和“走出去”重点企业全覆盖、全流程、市级和区(市)及乡镇(街道)全网络的企业服务工作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也是深化商务领域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所有的办法,目标都是打造依法行政、公正透明、竞争有序、服务高效、富有吸引力的一流国际营商环境。

“千企招商大走访”活动拉开了新时期“精准招商”的上篇,作为配套,推进现代产业精准招商扩大利用外资的办法将作为下篇,共同为“投资青岛”释放出越来越大的吸引力。

【编辑:大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