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今日头条 >

到2020年青岛人均期望寿命将达到81.5岁

来源:青岛晚报    作者:本网记者    发布时间:2017-01-06 17:15

到2020年,人均期望寿命在2015年的基础上提高0.5岁达到81.5岁;每千人常住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从5.34张提高到6.30张……昨日,我市发布《青岛市“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到2020年,大健康、大卫生理念基本形成,我市卫生计生工作发展理念由以治病为中心向关注人口健康为中心转变,公共卫生服务综合能力与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大幅提升,健康服务新业态形成一定规模,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取得实效,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

公立医院破除逐利机制

“十三五”期间,我市将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进建立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和外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公立医院内部决策和制约机制,稳步推进公立医院去行政化改革。探索试行院长公开招聘,推进院长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坚持公立医院公益属性,破除逐利机制,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建立科学的补偿机制。建立公立医院自主控费机制,加强临床路径管理。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人员经费支出占医院总支出的比重。制定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社会责任和运行绩效相结合的医院考评机制。规范诊疗行为,全面实施临床路径,保障医疗安全。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引导医务人员到基层服务。建立城乡之间长期稳定的对口支援和合作制度,促进人才资源向基层流动。落实公立医院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办法。健全药品短缺监测预警和低价药品供应保障机制。

全市建成献血屋12处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其中包括,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建设青岛市公共卫生中心,支持市、区(市)两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础设施和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做好流感、霍乱、手足口病、狂犬病、麻疹等重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加强传染病监测预警,法定传染病报告率保持在95%以上。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建立健全慢性病防治组织体系、监测体系和评价系统,重点开展对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全面推行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制度,建立覆盖城乡,涵盖孕前、孕期、新生儿各阶段的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服务制度,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控制在4‰、5‰和10/10万以下。完善以精神卫生专业机构为主体、综合医院为辅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精神疾病社区卫生服务为依托的精神卫生防治网络,逐步增设精神卫生床位。到2020年建成献血屋12处、更新或新增大型献血车4部。构建海陆空立体化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全面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

三级以上医院突破20所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到2020年,每千人常住人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1.2张,提升黄岛、城阳两区和即墨、胶州、平度、莱西四市人民医院(中医院)服务能力,达到三级医院的规模和水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区(市)。大力加强肿瘤、心血管、骨科、肝胆、内分泌、妇女儿童等薄弱领域重点专科诊疗能力建设,积极培育和引进若干重点专科医院,建设一批高水平临床专科。同时,推进市立医院医疗集团、青大附院医疗集团、市中医药发展集团、市中心医疗集团、市妇女儿童医院发展集团建设,通过合作、托管、重组等方式,组建资源纵向整合的医联体。同时,推进三级医院均衡布局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市立医院东院、青大附院东院区、市民健康中心、老年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市八医东院区、市五医扩建工程、青岛北部 (平度)医疗中心、即墨东部医疗中心、眼科医院红岛院区、莱西市中医医疗中心、胶州市医疗中心、韩国延世医院、西海岸国际医院、开泰耳鼻喉专科医院、古镇口军民融合示范区医疗机构等三级医院建设,到2020年全市各类三级医院达到20所以上。建成2至3所三级社会办医疗机构。

设立助产技术培训中心

《规划》提出完善儿童健康服务体系,加强综合医院妇产科和儿科建设,强化助产士、儿科医师和护士等人员培训,设立助产技术培训中心。全面推进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到2016年底,市级和50%以上的区(市)建立至少1个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1个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2017年所有区(市)全部建成。到2020年,每千人常住人口产科床位数达到0.29张以上,每千名0-14岁儿童儿科床位数达到2.2张以上、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1人以上。此外,还将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推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与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等之间的转诊与合作。支持养老机构按规定开办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中医医院和临终关怀机构等。鼓励医疗机构将护理服务延伸至居民家庭。

每个家庭拥有1名家庭医生

为把分级诊疗落到实处,《规划》指出要控制三级医院普通门诊规模,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承担公立医院的普通门诊、康复和护理等服务。二级以上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转诊预约挂号服务,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诊病人优先安排诊疗和住院;将恢复期需要康复的病人或慢性病病人转诊到病人就近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鼓励二级以上医院成立全科医学科。实施家庭签约医生模式,力争实现每个家庭拥有1名合格的家庭医生,每个居民拥有1份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和1张服务功能完善的健康卡。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鼓励城市二级以上医院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定期出诊、巡诊服务。

建全国医疗健康信息化示范区

《规划》提出,实施“互联网+医疗健康”行动计划,成为全国医疗健康信息化示范区。要建设居民健康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全预约挂号系统,通过电脑、智能手机、医院自助设备等访问通道,实现预约挂号、信息查询与维护、健康知识浏览、健康咨询与专家互动、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共享等应用。要建设医疗业务协同应用平台:建立区域影像、区域检验检查、区域心电、区域病理诊断中心,构建市级医疗业务协同应用平台,促进跨地区、跨机构医疗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要建设智慧医院: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集成平台建设,实现各业务系统、数据源互联互通,推进移动医疗,探索构建云医院体系。到2020年,居民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就诊预约挂号率达到80%,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覆盖率达到95%,医疗机构电子病历盖率达到90%。

实现中医药服务全覆盖

《规划》指出,整合中医药资源,推进中医特色医联体建设。建立中医综合诊疗中心、煎药服务中心和中药制剂加工中心。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新建胶州市中医医院,建成4所三级中医医院,县级中医医院全部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标准。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国医馆 (中医药综合诊疗区)建设,到2020年,建设150个国医馆和100个中医专病(专技)特色门诊,实现中医药服务全覆盖。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快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传承研究,建立重点中医学科、重点中医研究室、中医药继续教育基地、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基地、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基地等。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于波)


【编辑:大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