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青岛要闻 >

青岛连续4年上榜“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来源:青岛早报    作者:本报记者    发布时间:2023-11-27 08:25

一年一度,遇见幸福。11月24日,“2023中国幸福城市论坛”在成都市举行,活动现场发布了“2023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结果,青岛连续4年上榜。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活动迄今已连续举办17年,通过大数据采集、材料申报、网络问卷调查、专家评审等环节的严格遴选,最终,成都、杭州、宁波、南京、广州、长沙、沈阳、呼和浩特、青岛、太原荣获“2023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省会及计划单列市)”。

今年的调查推选活动以“高质量发展让城市更幸福”为主题,围绕以人民为中心,以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主线,对中国城市的幸福感进行调查,推介幸福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生动实践经验。

近年来,青岛围绕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打造“六个城市”目标定位,通过做大“蛋糕”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新局面。

聚焦让市民共享发展成果、享受更有质感的城市,青岛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切实将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做到人民群众心坎上,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作为青岛最响亮的民生服务品牌,截至9月底,2023年的16件市办实事中已有9项实现年度既定目标,绝大部分工作进度“跑赢”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成为市委、市政府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最有力抓手;2023年,全市计划建设城市更新各类项目1342个,截至10月底,开工建设项目1284个、年度开工率达95.7%,已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428个项目已竣工;前三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1.85万人,同比增长2.16%,总量居全省第一,城乡低保标准均较去年再增长5%,截至9月,财政预算安排困难群众资金已发放6.8亿元;高标准推进教育医疗优质资源倍增计划,2022年以来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76所,新启用的94所新建学校全部实现高起点办学,全市214家医疗卫生机构,包括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和部分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

/ 声音 /

“青岛山美、水美、人豪爽”

“我曾经去过很多城市,每座城市都有不同的特色和风景,但青岛是最让我感到幸福的地方。”老家山西的李建强来到青岛工作生活30多年了,提及青岛带给自己的幸福感,他如数家珍。

在李建强眼中,近年来青岛的基础服务品质不断提升,细节之处的关怀很是暖心。越来越多服务优质、医术精湛的医院落地青岛,还开通了网上一键预约挂号等智慧医疗服务,不需要在线下排长队挂号,可以直接通过微信公众号预约、缴费,有效节省了就医时间。除此之外,自己前往行政审批大厅办事时,办理流程更简便了,不需要带着一堆材料四处奔波。

最令李建强赞不绝口的,便是青岛的山海胜景,用一句话概括,便是“青岛的山美、水美、人豪爽”。4年前,李建强与家人搬到了崂山仰口,近距离欣赏崂山的磅礴之势,品尝可口的美味海鲜和清冽甘甜的崂山矿泉水。除此之外,太平山、信号山、小青岛等也时常令李建强流连忘返。

山头公园改造处处是惊喜

“健康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在这方面青岛做得非常好。”王鑫峰家住市北区伊春路一带,他注意到,青岛城区的绿化面积不断增加,一个个精致美观的小公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还配备了齐全的健身器材,无论是老人孩子还是上班族,都可以就近锻炼身体,活动筋骨,卸下一身疲惫。

“我家附近有座小山头,以前比较荒凉,周边的人行道也坎坷泥泞,行人路过经常踩一脚泥,近几年山头公园改造,给了我们不小的惊喜。”王鑫峰介绍,山头公园改造后,路铺得更平整了,重新设计了绿化,还在山上修建了小亭子,增设了公共厕所等设施,大家茶余饭后都有了散步赏景的好去处,生活变得更加舒心幸福。

地铁直接开到了“家门口”

城市的交通网络犹如血管,源源不断地输送客货往来,为城市发展高速运转提供动能。重庆路快速路、辽阳路快速路建设冲刺,青岛地铁全市线网远景年规划19条线、872公里,累计获批三期建设规划共13条线、506公里,目前已全部开工建设。青岛的交通网络持续延伸触角,为人们的出行创造更为高效、畅通的环境。

林依是一名上班族,此前通勤总免不了乘坐公交转地铁或是打车,6月30日,青岛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海信桥站开通运行,地铁“开到了家门口”,林依出门便可以搭上地铁,无需再为转车头疼,“现在去哪都更便捷了,而且还低碳环保,听说海信桥地铁口还计划建设一个商业项目,很期待未来这里更加热闹,购物逛街有更多选择。”

/ 说法 /

青岛市委党校市情研究中心副主任 毛振鹏

以高质量发展提升百姓幸福感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也是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的有效途径。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着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为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坚持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转变发展方式,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加快形成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经济是基础。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建设制造业和服务业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深入推进“工赋青岛”,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市,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按照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要求,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大力推进营商环境优化,统筹推进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和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打造上合示范区、自贸青岛片区等制度型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以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科技是关键。科技发展应当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坚持面向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着力强化崂山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支持顶尖院士科学家领衔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现自主可控。进一步强化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地位,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发展,为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尽展才华创造良好环境,促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健康成长,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着力把青岛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应当加强基层治理、完善民生保障,保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将促进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质生活作为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性工程,切实抓牢抓好抓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大力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人民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优质服务和精细管理。

本版撰稿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刘文超 姜丹宁

【编辑:大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