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化名家 > 画家 >

于钦平:怒放的生命色彩

来源:民网    作者: 韩嘉川    发布时间:2015-01-11 14:35




      于钦平简历 
      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青岛当代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青岛美学研究会副会长 
      青岛油画学会艺术顾问 
      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及省市级各种大展,并分别荣获各种奖项,部分作品在海内外展出和被名人收藏。作品分别发表在《美术》《美术大观》《中国当代水彩画集》《港澳画报》等多种报刊上,并被中央电视台文艺频道、山东电视台《文化访谈》栏目、青岛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采访报道。 分别为青岛火车站贵宾室、青岛世园会、香格里拉大饭店绘制巨幅作品。为众多政界、商界、文艺名人绘制肖像。



 
         
       许多人都去过西藏,尤其是火车可以抵达拉萨以后。那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更是一个神圣的地方。那是神和诗人居住的地方。然而,关于神与神的各种迹象,一般人是看不到的。而艺术家则不然,他们有自己的观察事物的方式,尤其是他们会领略到神意之所在。
 
        这次于钦平向我们展示的是藏女系列中的两幅。要说这两幅作品,还要从他以前的《藏魂系列之一•守望天堂》说起。在那幅作品中,祈祷的老人以其极为虔诚的目光感动着每一位阅读者,在那种虔诚面前,任何人都不可能无动于衷。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神圣,可都是怎样表现呢?显然展示在读者面前的是于钦平艺术创造的成果,也就是说,这是他所理解的虔诚方式。那么他的这些艺术感受怎么来的呢?于钦平先后用了四年时间,数次走进雪域高原,在那里潜心感悟生命,全身心地领受神在每一个信徒身上的魅力体现。如果说画家笔下的工人农民的特征,由于相对熟悉他们的生存状态,还比较好表现的话,那么藏民的生存状态则必须熟悉了之后,你才能知道他们的心灵所向在何处,譬如磕长头,那种五体投地匍匐,双手前直伸,每伏身一次,以手划地为号,起身后前行到记号处再匍匐,如此周而复始。遇河流,须涉水、渡船,则先于岸边磕足河宽,再行过河。晚间休息后,需从昨日磕止之处启程。虔诚之至,千里不遥,坚石为穿,令人感叹。在各地通往拉萨的大道上,人们不时地见到信徒们从遥远的故乡开始,手戴护具,膝着护膝,前身挂一毛皮衣物,尘灰覆面,沿着道路,不惧千难万苦,三步一磕,直至拉萨朝佛。磕长头的信徒绝不会用偷懒的办法来减轻劳累,遇有交错车辆或因故暂停磕头,则划线或积石为志,就这样不折不扣,矢志不渝,靠坚强的信念,步步趋向圣城拉萨。看到这种景象,心怀虔敬的于钦平感受到了一种精神洗礼,他说:“每当我看到虔诚的藏民一步步接近他心中的神坛,我的心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共鸣,仿佛我自己也成了一个朝圣者……”如果说信徒心中有一座神殿在吸引着他们前往朝拜,那么于钦平的心中也有一座艺术的神殿,在他感悟到那种神圣的力量之所在的时候,他便像虔诚的藏民一样,知道自己该创作出怎样的作品了。于是,透过《藏魂系列之一•守望天堂》这幅作品,我们在老人沟壑一样的皱纹中看到了渗透在毛细血管中的精神,在老人眼睛的光芒中,看到了神的力量之所在。
 
         上世纪八十年代罗中立的 《父亲》曾引起当时的艺术界很大的震动,人们从那幅作品中读到了“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韵味儿,作品中人物面前的那碗水,也是令人震撼的一个重要因素。那碗水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解读者从中解读出,付出那么多的中国农民,所需要的仅仅是一碗白水而已。而我们从于钦平的作品中所读到的,除了神之所在之外什么都没有。那是一种更大的精神世界,也就是藏民所守望的“天堂”。
 
         沿着这条线索,我们不难从藏女系列中解读出雪域高原上的阳光与信仰的力量,甚或说从她们的皮肤光彩中,感受到了神之所在。有信仰的人,是值得崇敬的,因此,于钦平的作品是值得我们用崇敬的目光去阅读的,他的作品会给你不少东西,不仅仅是这段文字所揭示的。
 
        画家也永远要解决画什么与怎么画的问题。我们从于钦平的作品中读到了高原、读到了神圣,那自然是于钦平着意追索的精神之所在,而他在表现手段上,采用的是被业界所称之为现代写实主义手法,其实一个画家的风格有时候很难用一种方法所能概括的。他在用强烈的色彩对比中,所要唤起读者心中所共有的印象作用时,其中不乏印象主义的东西,我愿意说他在黑暗与光明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那是作品与读者所产生共鸣的基调,至于深入到作品中所能挖掘出的更深层的内容,则取决于读者修为与悟性了。
 
       就表现方法的丰富,在于钦平的其他内容的作品中似乎更能说明他“怎么画”的。在《巨峰映日》与《天马行空》中,所表现出的机理与色彩的意义,似乎更能印证他广采多家的表现手法与扎实的艺术功底,一个好的艺术家能够在相当的艺术表现领域里获得自由,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那不是一朝一夕所能 “修炼”出的功德,而于钦平所呈现在大家面前的作品,则现出了这种境界的端倪。“画什么固然重要,更在于怎么画,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画出来的,有了灵感便想办法表达,我的每一幅作品都是毫不刻意,也绝不多余的。”这是他的见解。

     如今于钦平的作品已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及省市级各种大展,并分别荣获各种奖项,部分作品在海内外展出和被名人收藏。作品分别发表在 《美术》、《美术大观》、《中国当代水彩画集》、《港澳画报》等多种报刊杂志。并被中央电视台文艺频道、山东电视台文化访谈栏目、青岛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采访报道。给许多重要对外场所绘制大幅作品。为众多政界、商界、文艺名人绘制肖像。
 
      韩嘉川(本文作者,笔名肖汉。青岛市作家协会秘书长、副主席兼秘书长,文学创作一级。中国散文诗学会理事、中外散文诗学会副主席。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为《青岛文学》副主编。)
 
【编辑:大顺】